《中华戏音》第二季央视三套联播两期 中国数字音乐基地出品
读者前言:城市头条,让每一种声音都能被听见,让每一次对话都能引发思考。守护真相,秉持着“倾听每一个声音”的理念,实现人人可发声,让真相不被掩盖、让正义得以伸张、让社会不断进步的力量。 选择城市头条,就是选择与真相同行;关注城市头条,就是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添砖加瓦。欢迎关注城市头条,一起经历成长,发声传递!记得留下关注,欢迎“发声”!(全网城市头条矩阵由城市头条有限公司自行运营。)
城市头条娱乐讯《中华戏音》项目致力于通过音乐与戏曲的结合,打破传播界限,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国粹的传承。该项目以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为特色,为非遗保护注入活力,引领戏曲传承的“破圈”之旅。《中华戏音》第二季作为萧山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由中国数字音乐基地和万物新声联合制作,由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和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指导。该项目由著名音乐人、中国数字音乐基地运营负责人马智勇发起并参与创作,由谦木担任总导演和制作人,音乐制作人韦伟负责曲创作和音乐总监。
《中华戏音》第二季的首部作品《不说话的人》以杭州市萧山绍剧为背景,深入挖掘其文化特色,通过“绍剧+民谣”的形式,邀请到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员施磊和民谣歌手陈鸿宇合作。同时,川剧篇《路下辙》则采用“川剧+说唱”的形式,汇集了四川省成都川剧院的优秀年轻演员邓方圆和中国内地著名说唱男歌手、《中国新说唱2020》总冠军李佳隆的精彩演绎。
绍剧篇和川剧篇以音乐为媒介,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艺术家们和新生代传承者在继承传统流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陈鸿宇、李佳隆等人的民谣和说唱风格深受年轻观众喜爱,两部作品不仅保留了绍剧和川剧的独特唱腔、韵律和情感表达,还借助现代音乐的审美体系进行创新,打破了传统戏曲的传播壁垒,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推动了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数字音乐基地邀请了央视团队制作了两部纪录片《绍剧遇见民谣》和《川剧也潮流》,分别记录了《不说话的人》和《路下辙》的创作过程。这两部纪录片于3月24日和3月25日在央视CCTV-3《文化十分》栏目首播,不仅深度记录了歌曲的创作过程,还将镜头对准了绍剧和川剧的演出场景、创作环境及文化生态,让观众在欣赏音乐与戏曲融合之美时,感受到非遗艺术与地方文化、时代精神的紧密联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绍剧和川剧,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当代艺术语境。萧山绍剧与川剧,作为地方戏曲的杰出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次《不说话的人》和《路下辙》的创作,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有力推动,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中华戏音》的问世,更是打破了音乐对话的界限,让传统艺术在时代潮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像《中华戏音》这样的优秀作品与大家见面,共同聆听中华文化脉搏中的时代强音。
作为《中华戏音》第二季的出品方,中国数字音乐基地位于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萧山园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A座),占地面积达2.02万平方米。自2020年10月开放以来,该基地凭借“音乐+科技”的融合定位,已成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音乐产业基地,并持续引领着行业的新趋势。基地负责人马智勇表示,未来基地将继续深化音乐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打造国际化平台,促进产业升级,为全球音乐人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助力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大家都在看
-
古典、电子、影视配乐……细分领域音乐网站推荐
51原创数字内容创作进入垂直化时代,音乐素材平台的细分服务能力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专业音乐网站通过技术壁垒与资源独占性,构建不可替代的创作支持体系,为...
-
青藏包邮背后:电商西进助推国内消费大循环
51原创电商西进,正在改写“包邮区”的定义,“偏远地区不包邮”这个人们心照不宣的“常识”,去年已经被打破,高寒缺氧、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在拼多多等平台包...
-
千年侗歌唤醒“百亿哪吒”
51原创2月17日10时58分,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突破120亿元。当天傍晚,为影片配乐的贵州舞乐蝉歌乐团成员(杨...
-
32年前毛阿敏唱了一首童谣无意间暴露中国绝密军事基地
51原创毛阿敏当年一曲《马兰谣》,唱得大江南北的观众如痴如醉,可谁能想到,这首不过三分钟的歌,竟然会引发一场关于-泄密-的轩然。 ...
-
最新资讯!第四届中国•南京天佑“星星的孩子”音乐会暨首届南京国际儿童孤独症康复新技术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51原创•南京天佑“星星的孩子”音乐会暨首届南京国际儿童孤独症康复新技术高峰论坛在宁举行。 本场音乐会由世界中...